乐竟体育-因西涅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引发国际关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趣因西涅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引发国际关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环境史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之后,迄今在国际学术界得到长足发展。那么,乐竟体育如何理解环境史兴起和发展的意义,这是一个有不少解释和答案但依然需要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窃以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需要从根本上深入展并,亦即探寻环境史研究的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明了环境史的特色和史学意义。
探寻环境史研究的根本问题,需要从环境史兴起的根源上讲起。一定意义上,环境史是一些美国历史学者在环境问题严峻以至被称为“生态危机”这一现实压力下,开始接受生态学和其他自然料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并“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人类事务》而兴起、发展的。
自然,是环境史及其研究的根本所在。乍看起来,由于环境史学者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他们对“自然是什么”似乎莫衷一是,各执己见。无论如何、环境史学者逐步学会如何突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成见,懂得向科学家尤其是生态学家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求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更完整地思考、辨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撰述相关历史。
环境史学者从生态学家那里获得真知灼见,认识到自然是人类先法创造的一切。他们还发现,“河流、城市、农场、空气和海洋的状况总是在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或更糟因西涅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引发国际关注;无论我们喜欢与否,都会拖着我们前行。”他们还从历史中领悟到自然与人类如付相互作用,尤其是通过“脆弱性”认识到它们如何“交相害”。一方面,自然拥有强大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脆弱,“我们很容易受到大灾难和几乎看不见的小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也具有脆弱性,容易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环境闷题或“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即是明证。
此外,环境史学者还从科学家那里学到了质疑、挑战和批判的精神。他们询间并探讨:过去的科技如何影响了生态系统和健康?过去的人们如何思考自然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今天的人们如何思考他们的生态状况?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政治力量,什么样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将我们带入了这个环境危机的时代?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环境史学者不断重新诠释历史。其中,最为根本的,亦即在历史中发现自然或自然入史,这是环魇史学者的使命。由此,环境史学者将以往史学家熟视无睹的自然要素写他们耳熟能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单位有机地整合格来,紧紧围绕人类与自然其余部分的复杂关联及其变迁,深入揭示一切过往的复条性以及人和自然的脆弱性,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历史研究的主题和时空范围,一部部新的历史由此得以问世,其中蕴含了环境史学者的诸多创见。
(摘编自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西方缘起及其根本问题》)
材料二:
在漫长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史上,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从那时起,地球生态系统进入“透支模式”,工业文明飞谏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破坏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一味赞美和欢庆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相反,对自然资源质乏和生态系统恶化的忧惧与日俱增,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席卷全球,历史学家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
历史学家透过时间纵深观察,发现环境破坏和生悉危机的根源并不供保是科技和产业问题,更深层的原因和更严重的症结,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杰能同步增长。他们发现,人类对生物圈劫掠性破坏的后果,正不断地从件多征候市显示出来,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与两次世界大战时同样严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一些历史学家开始质疑“历史是人的历史”这个曾经长期恪守的学科信条,想为应对环境危机贡献一份力量。
每当遭遇新的难题,面临新的挑战,人们都会重新回溯历史,以期从中找由根源,获得启示,新的历史观念、研究领域;思想范式等便随之出现。当代历史学家直面生态危机和文明困境,对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开展系统考察,环境史学应运而生。
然而,任何一门新兴学术都会经历一些“成长的烦恼”。环境史是一门多种学脉和谱系交汇的博综天人之学,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跨越自然和社会两大领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者既需要佣有宽频的学术眼界和博杂的知识储备,要雷要具备多维复合的思维能力,但长期过度细化的“分科治学”.“专业教育”之流弊,最致知识结构和思想习惯存在严重缺陷。近20年来,学科背景不同的诸路学者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纷纷投身这门研究,成绩固已斐然,但研究工作盲目无序、零散杂乱。
多学科综合的属性决定环境史学者志愿取百科之道术。他们婚终和饥似渴地向众多学科求取营养。然而在学理不明、梁柱未立的情况下,若不善考镜源流,分辨义理,进而自立命意、推陈出新,那些成果反面可能成为迷降和负累,让环境史学者茫然失措,不知该在何处用心,应当如何作为才能避免鹦鹉堂舌、邯郸学步,避免丧失自身主体性的追求,沦内其他领域的跟班,或只满足于对前史“拾遗”“补缺”。
要之,直到现在,中国环境史学还是一只羽毛未串、肢体不全、头脑懵懂、步履蹒跚的丑小鸭,要想成为一只凌云高飞、自由遨翔的美丽天鹅,亟需阐明学理,立柱架梁,督力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概念话语、技术方法和思想知识体系。
(摘编自王利华《从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出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则材料都认为环境史研究是在上世纪人类遇到了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兴起的,是国际性的学术研究。
B、虽然环境史学者并非都出身于历史学家,对“自然是什么”的认识不完全一样,但他们都力求更好地认识自然。
C.材料二认为,导致环境被破坏和生态危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类社会精神力量增长的速度落后于物质力量
D.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中,每当学者遇到新难题、面临新挑战的时候,都只能从回翔历史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从环境史研究的根本问题入手去深入地思考和讨论,我们才能更加明了环境史兴起和发展的史学意义。
B.若环境史学者不向科学家学习质疑、挑战和批判的精神,就不会产生众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疑问和思考。
C.在20世纪70年代前,人们更多的是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没有对自然资源匮乏和生态系统恶化的忧惧。
D.长期过度细化的“分科治学”,使学者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习惯存在严重缺陷,导致他们的研究工作盲目无序。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环境史学者应向生态学家学习”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环境史学者向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学习,懂得了土地本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不应是土地征服者,而应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
B.环境史学者向美国环保运动的先驱雷切尔·卡森学习,知道了所有环境问题背后的基本信息是,人类对大自然其余部分的所作所为也会落在我们自己头上。
C.环境史学者向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学习,认识到地球上自然界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争斗,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的选择。
D.环境史学者向英国环境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学习,明白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周围物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4.材料二第五段在论证语言上有“严密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学者陈寅恪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引领学术新潮流)。”当今环境史学者怎样做能称得上“预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清澈
赵瑜
抵达贵德以后,我开始思考一条江河的命名问题。
黄河,以水的颜色呈混浊的黄色而得名。这样的命名充满了地域的局限。向上游走,发现,在青海的贵德,黄河是清澈的。
同行的人拍视频抒情,说,黄河真绿啊。竟然像一个语病。
我便拍照。拍完照,在相机里看到了清激的黄河,觉得水流和人一样,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便有不同的性格,
一行人,都在贵德的尕让乡松巴村附近取了一小瓶水。我搜了一下,我所在的位置距离我的家乡兰考县有一千五百多公里。
如果我不取这样一小瓶水,这些水迟早也会流向我的家乡。只是,这些清激的流水,从青海省流出,要走五千公里的水路,才能抵达我的家乡。
如果一个人,从青海奔波,走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那么,这个人还是在青海时的那个人吗?是的,没有变。而水呢?这些水融入黄河里,流经河套和山区,过四川,入甘肃,再过宁夏进入内蒙古,①_“几”字形在内蒙古境内写完,转入陕西和山西,才能进入河南。
我与黄河的关系,在青海变得模糊了。②黄河给了我什么?
黄河距离我的童年相当远。我所生活的乡村是黄河的支流,那些小河和泡培装满了20世纪80年代的蛙鸣。但是,我以及我的父母亲.从来没有觉得黄河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因为,每一年,春夏或者初秋,需要浇地的时候,我所生活的乡村缺水。河流里没有水,父亲便拉着水去浇地。装水的设备是一个厚塑料袋。因为架子车并不平整,路也是泥洼路,所以,拉水的时候,装水的塑料袋会被架子车刺破。每每这个时候,我便派上了用场。父亲在前面拉车,小小年纪的我,坐在车子上,用手抓住向外溢水的地方。
而作为孩子的我,最关心的是,那个水袋子里,有时候会有两三只蝌蚪。我求着父亲用舀水的马瓢盛着那几只小蝌蚪,等再去家后面的大玩里装水的时候,将蝌蚪放进水里。
夏天的大雨将村庄里的人赶到了房间里,村子里唯一的一口井,便会被大雨灌满。青蛙、树枝以及废弃的衣物会落入井里。
有时候,大人们会用铁桶将井里的东西全都打捞出来以后,再往家里的水缸里挽水。刚打上来的井水,孩子们若是想喝,大人们往往会让孩子等一等,说是要澄一澄,澄清了,水才能喝。
河里有了水,水从我们村庄流向别的村庄,再从别的村庄流向更遥远的村庄。我们在河里,淘洗割的草,在河里将夏天打发掉。有时候,我们跟着流水跑,想看看,这条河流到了多远的地方。直到我们累得趴下了,才发现,河流仿佛是没有尽头的。这是河流给我最初的教育。
第一次见黄河水,却巴坠是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在离家多不远的小城,黄河就在减北不远处、我们一群写诗的人,去共河边上找诗句。一群人,带了米,带了锅,带了几根胡梦卜。
我们在黄河滩上支起了一口悯,捡了干枯的芦苇,用黄河水煮了一锅米饭。果然,黄河水是黄的。那是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河面安静,有水鸟,也有船只。
黄河从此不只是幼年时的想象,不仅被我们写成了诗句,还肃成了一锅饭,吃到了胃里。那米粒有黄河水的味道,碱性的黄河水适金燕饭,黏稠,混浊,还有一种母亲的味道。说黄河是母亲河,更多的是黄河水养育了岸边的人。
因为河里有鱼,河水澄清了,可以款饭、洗衣,‘也可以洗干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工作以后,我看了长江,见了火海、高原上的湖泊,还会坐邮轮出国旅行,都是在水上。我的认知的部分,一点点地扩大,从乡村的河流开始,我一步步走到了海边。
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无论我多么愿意永认自己的改变,我几乎欢呼自己对故乡的背叛,但是,有一点,我无法摆脱,那使足,我对水的认知。或身休里,最初的水,是黄河里的水。③如果说入的身体是一个地域,那么,黄河就是我的水出。黄河被我随身携带,成为身份卫的一弯流水,一声址鸣。
不论我走多远,内心里的黄河都是混浊的。那种混浊感,在幼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种肤色,或者是思想的烙印。而成年以后,每一次从家乡出发,向中国的各个地方行走,交谈,饮食,我才能感觉到,我的局限是黄河,我的判断的依据是黄河边上的庄稼,而我的人性的底色,是在黄河边生活了大半生的父母亲的有限。
灵魂在哪里,需要黄河流域的人不停地出走,才能找到。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只生活在黄河岸边,我个人觉得,他们会被黄河捆绑。
然而,在贵德,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清澈的黄河水,人生的某个逻样仿佛一瞬间被瓦解。
④碧绿的黄河,像是一道光。照进了我恐想的黑洞里。让我知道,事物的多重面向,以及,多个段落。
而我,生活在黄河中下流域,如果不来看一看贵德的黄河,便不知道,黄河的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面貌。而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也都和黄河的段落一样,有多种描述。
所以,当我将那一小瓶碧绿的黄河水,写上标签放进盒子业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我放的不只是数滴清澈的黄河水,而是一段证据。
那些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看不到的真实,那些在家乡的地域里,我们想象不到的万物的长短,如今,都被我装进了那个小瓶子。
贵德,松巴村,清澈的黄河水,还有我仿佛已经理解的世事变化,都在这一段河流的清澈里找到了答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青海贵德,黄河的水是清澈的,这颠覆了“我”从小以来的认知,从而对黄河的命名产生了新的思考。
B.父亲用架子车带“我”去拉水时,让“我”用手抓住塑料袋溢水的口子,这些温馨的童年回忆充满童趣。
C.看江河湖海,坐船出国旅行,使“我”的眼界不断开阔,见识也不断增长,但依然很难摆脱对水的认知。
D.黄河的混浊感在“我”的外表和思想上打下烙印,影响着“我”成年后行走的判断,成为“我”的局限。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运用一个“写”字,既把黄河拟人化,又吻合贫河水流彩成的“几”字的形状,生动巧妙。
B.句子②承接上文对黄河的思考,用问句引出下文“我”对黄河认识变化的叙写,过渡自然,引起注意。
C.句子③将“我”的身体假设为一个地域,黄河是其中的“水土”,以此凸显黄河对“我”的重要性。
D.句子④将“碧绿的黄河”比喻为“光”,将思想的阴暗面比喻为“黑洞”,连用两喻,具体而生动。
8.到贵德之前,“我”“对黄河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分)
9.文章标题“清澈”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公安道尝为予言:“治道之要,罕有能知之者。老子曰:‘道非明民,将以愚之。’国朝自真宗以前,朝廷尊严,天下私说不行,好奇喜事之人,不敢以事摇撼朝廷。故天下之士,知为诗赋以取科第,不知其它矣。谚曰:‘水到鱼行。:既已官之,不患其不知政也。昔之名宰相,皆以此术驭下。王文正公为相,南省试《当仁不让于师赋》,时贾边、李迪皆有名于场屋,及奏名,而边、迪不与。试官取其文观之,迪以落韵,边以师为众,与注疏异。特奏令就御试。王文正议:落韵失于不详审耳,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辄许。恐从今士子放荡,无所准的。遂取迪而黜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仁宗初年,王沂公、吕许公犹持此论。自设六科以来,士之翘俊者,皆争论国政之长短。二公既罢,则轻锐之士稍稍得进,渐为奇论以撼朝廷,朝廷往往为之动摇。庙堂之浅深,既可得而知,而好名喜事之人盛矣。许公虽复作相,然不能守其旧格,意虽不喜,而亦从风靡矣。其始也,范讽、孔道辅、范仲淹三人,以才能为之称首。其后许公免相,晏元献为政,富郑公自西都留守入参知政事,深疾许公,乞多置谏官,以广主听。上方向之,而要公深为之助,乃用欧阳修、余靖等并为谏官。谏官之势,自此日横。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做诞为高,于是私说逐胜,而朝廷轻矣。”然予以张公之论,得其一不得其二,徒见今世朝廷轻甚,故思最日之重,然不知其敝也。大臣恣为非横,而下无由能动,其害亦不细也。使丁置公之时台速言事必听已如仁宗中年其败已久矣!至于许公,非诸公并攻其短,其害亦必有甚者。盖朝廷之轻重则不在此。诚使正人在上,与物无私,而举动适当,下无以议之,而朝廷重矣,安在使下不得议哉?下情不上通,此亦人主之深患也。可则从之,否则违之,岂害于重哉!事偏则害生,故曰张公得其一不得其二,由此言之也。
(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写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使丁晋公之时A台谏言B事必听C已如仁宗D中年E其败F已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文中指要领,与《鸿门宴》中“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意思不同。
B.愚,指敦厚,与《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愚”意思相同。
C.场屋,又称科场,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也引申为科举考试,文中指后者。
D.疾,指嫉恨,与《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中的“疾”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安道认为天下私人学说盛行与否对朝廷尊严有影响,如果好奇喜事的人在朝廷上发表奇异观点,可能会使朝廷动摇。
B.在张安道看来,当士人考取功名、被任命了官职之后,他们便会像古谚语说的“水到鱼行”一样,自然而然就会做官了。
C.王沂公、吕许公在位期间,对私说异论的态度与王文正一样,在他们被层相后,优秀的士人便争相议论国政的优缺点。
D.富郑公请求多设置谏官来扩充言路,得到皇上和晏公的支持,于是任用欧阳修等人担任谏官,谏官势力从此壮大起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落韵失于不详审耳,若舍注疏而立异论,不可辄许。
(2)许公虽复作相,然不能守其旧格,意虽不喜,而亦从风靡矣。
14.苏辙认为过去过分看重朝廷尊严的弊端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满江红·酬韩子师尚书
陈亮
曾洗乾坤幽,问何事、雄图顿屈?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
诸老尽,郎君出。恩未报,家何恤。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笑我只知存饱暖,感君元不论阶级。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
[注]曾洗乾坤,是对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不朽功勋的高度概括,题目中的“韩子师”即韩世忠之子,亦主张抗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世忠曾“北向争衡”,与金军交战,可惜没擒住“狂酋”,留下了幽愤和遗恨。
B.在上片最后,词人用设问句式,写出韩世忠部队的将士所剩无多,情感凄凉悲壮。
C.当“诸老尽,郎君出”时,词人认为,新一代的英雄儿郎应不顾小家,报答国恩。
D.虽然韩子师笑“我”还在为温饱奔走,“我”却感念他折节下交,不以阶级论人。
16.本词题为“酬韩子师尚书”,为什么上片却从韩世忠的功业和遗恨写起?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人对于水面的雾气常有不同的表达,如《赤壁赋》“______”中的“露”和《梦游夭姥吟留别》“______”中的“烟”都指水汽。
(2)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改造,把阳光反射到室内,解决了项脊轩的采光问题。
(3)在青年人才交流会上,杨书记说,“人民需要”是党和政府选贤任能的标尺,对于符合“人民需要”的才能出众的人和好的意见;我们应该像魏征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市区料峭,视野空旷,似乎就我一个人,早早地,仿佛这才是常言所说“新的一天”。这“新”之于我,是异地之新。
那些蒸腾的雾气散发出的早点的味道,让我挪不动腿了。远远地,我仿佛就看见了黄亮亮的油条,还有鲜美的豆浆和千张。①千张在我老家叫干豆腐,软的那种叫水豆腐。②来到寿县,当然要尝一尝豆腐。③豆腐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④豆腐、豆浆、油条,近在咫尺,是一种滋味,叠印在舌尖上,与味蕾产至化学反应。好没出息地,我吞了一口唾沫。千张卷油条,我觉得软硬皆可。我要了一根油条,有些贪婪的样子。
炸油条的男子望了望我,看我背着那么大的相机,笑了,说他也爱照相,年轻时也买过照相机,那时还是胶卷的,海鸥牌。说过后,他有点羞涩,不好意思,带有青春的惆怅和幸福。我朝店铺里望了一眼,有一疑似老板娘的女人,在不停地收拾忙碌。我故意问是谁,老板笑了,你说是谁。我说,你好眼光啊,那时买相机就是照她吧!想必是被我说中了,他俩乐得不行。这个早展,一下美好起来。
18.下列句子中的“才”与文中加点的“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才听得到的。(《故都的秋》)
B.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边城》)
C.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荷花淀》)
D.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帮腔。(《哦,香雪》)
19.“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在寿县发明的,寿县是中国的豆腐之乡。”这两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C.③处D.④处
20.第三自然段中人物对话没有使用引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连环画,是一种大众化的读物,它的特点之一是“俗”。这种“俗”,不是唐俗低级的“俗”,而是 A_,让人们愿意看,看得懂。花几毛钱买一本连环画,目不转晴地读,这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B_是连环画的天然优势,它既有连续有趣的图画,也有简洁生动的文字,传递出有别于其他绘画种类的审美特质。
连环画的兴起与衰落,C。新中国成立初期,使用新画风、宣传新恩想、传递新观念的“新”连环画,便应运而生,迎来连环画热。20世纪90年代之后,守着传统纸质出版形式的连环画受到了新兴互联网的冲击,逐渐式微。
近年来,人们再次掀起连环画阅读热潮。国风连环画中细致描摹的传统服饰、内涵丰富的东方故事,无一不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202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B站,以“高清电子版+互联网平台阅读”的形式,上线电子版经典连环画;第七届全国连环画展览上,触屏数字连环画、“动起来”的连环画,丰富了观众的观展体验;手机中,电子连环画、有声连环画,让读者重温童年记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赶过45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二中提到,环境史学者对待学到的企多学程的知识,美进行考证甄别、分析判断,进而自命立意、推陈出新,否则那些知识反而可能成为迷障和负累。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只能从回溯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错,原文无此意。
2.A [解析]B 曲解文意,C 说法绝对化,D 因果关系不成立。
3.C [解析] “进化论”与材料一环境史学者应明白的“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观点无关。
4.①严密性:使用“然而”“进而”“也可能”等词语来阐述观点,思维严密,用词准确。②生动性:使用“鹦鹉学舌”“邯郸学步”“跟班”等词语来说理,形象生动。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5.①直面当今时代环境新问题和生态危机,把握环境史研究的根本问题,积极投身 新问题的研究。②打破思想和学科界限,向其他学科学习,用广博的新材料、新知识和多维复合的思维能力去解决问题。③阐明学理,立柱架梁,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概念话语、技术方法和思想知识体系。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6.B [解析] “温馨的回忆充满童趣”错误。
7.D [解析] “将思想的阴暗面比喻为‘黑洞’”错误,“黑洞”比喻的是“我”思想上认识的不足或局限。
8.①从童年时对黄河感觉遥远陌生到上大学时对黄河像对母亲般亲切依恋。②再到工作后想摆脱黄河的捆绑,打破黄河的局限。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①青海贵德的黄河水是清澈的。②澄清的河水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变得干净。③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变得清晰。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0.①③⑤ [解析]“使丁晋公之时,台谏言事必听,已如仁宗中年,其败已久矣!”
11.B [解析]“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愚”是“使……愚昧”的意思。
12.C [解析]“优秀的士人便争相议论国政的优缺点”的时间节点是设六科之后。
13.(1)不押韵的失误在于没有仔细审查,如果抛弃注疏而另立不同观点,不可以立即(轻易)允许。
【评分标准】4 分。落韵:不押韵,出韵;审:审查;辄:立即,就,轻易;每点 1分,句意 1 分,意思对即可。
(2)吕许公虽然又担任了宰相,然而已经不能守住他原来的标准,心里虽然不高兴, 却也只好跟随流行的事(潮流)。
【评分标准】4 分。旧格:原来的标准;意:内心,心里;风靡:风行,流行(的事);每点 1 分,句意 1 分,意思对即可。
14.①会导致大臣放纵地做不合礼仪和横暴的事。②会导致下面的人无能为力(下面的人不能议论,下情不能上达朝廷)。
【评分标准】3 分。答出一点 2 分,两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安道曾经对我说:“治理国家的关键,很少有人能知道。老子说:‘治国之道, 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本朝自真宗以前,朝廷尊贵威严,天下私人的学说并不盛行,喜好奇闻异事的人还不敢用异事来震动朝廷。所以天下士人只知道写诗作赋来获取功名,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了。谚语说:‘有了水,鱼就可以游动。’朝廷既然已经任命他们官职,就不担心他们不会做官。先前的知名宰相,全都用这种方法统治下属官吏。王文正公做宰相时,南省考试题目是《当仁不让于师赋》, 当时贾边、李迪都在科举考试中广有声名,等到呈奏名册,贾边、李迪都不在其中。考官拿他们的文章来看,李迪的文章不押韵,贾边把‘师’解释为‘众’,和注疏不同, 考官特别上奏允许他们参加殿试。王文正驳议:不押韵的失误在于没有仔细审查,如果抛弃注疏而另立不同观点,不可以立即(轻易)允许。否则恐怕从今以后士人立论不受约束,没有明确的标准。于是选择了李迪而黜落了贾边。当时朝廷上的议论大都是这样。仁宗初年,王沂公(王曾)、吕许公(吕夷简)还赞同这种观点。自从设立六科取士以来,才智出众的士人都争相议论国家政事的优点和缺点。二公被罢相后,年轻锐意进取的士人渐渐获得升迁,他们一步步地发表奇异的观点来震动朝廷,朝廷往往也被这些观点动摇。朝廷的浅深既然可以知道了,于是那些喜欢扬名多事的人越来越多。吕许公虽然又担任了宰相,然而已经不能守住他原来的标准,心里虽然不高兴,却也只好随波逐流。开始的时候,范讽、孔道辅、范仲淹三人,因为才能被称为第一。后来吕许公被罢免宰相,晏元献(晏殊)治理国家,富郑公(富弼)从西都留守进入京城担任参知政事, 非常嫉恨吕许公,请求皇帝多设立谏官,用来扩充皇上的言路。皇上正有意偏向他,同时晏公也大力帮助他,于是任用欧阳修、余靖、蔡襄、孙沔等一起担任谏官。谏官的势力,从此一天天壮大。皇上把谦虚的人当成贤人,臣下把傲诞的人作为高人,于是私人的学说越来越多,而朝廷的尊严就变轻了。”可是我认为张公的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是看到当今朝廷尊严变得很轻,所以想到从前朝廷尊严被看得很重,但是他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大臣放纵地做非礼和横暴的事,而下面的人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害处也不小。假使丁晋公(丁谓)当政时,台谏进言的事情一定听从,已经像仁宗中期那样,那他早就失败很久了!至于许公做宰相,如果不是诸公一起攻讦他的短处,那他为祸一定更加严重。大概朝廷尊严的轻重并不在张公说的这个方面。假使正人君子在位,待人接物没有私心,并且一举一动适当,下面的人就没有理由非议他,因而朝廷就显得贵重了,哪里是在于让下面的人不能议论呢?下面的情况不能上达朝廷,这也是君主非常担心的。进言得当就听取,不得当就不听从,难道这样就妨害了朝廷尊严吗!事情偏颇就会有弊端产生,因此说张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才这样说。
15.D [解析]“韩子师笑‘我’还在为温饱奔走”错。
16.①写其父韩世忠的功业,是对韩子师为名将之后的赞美。②写韩世忠的功业,为下文韩子师出场做铺垫,与下文写韩朝廷“又添英物”相照应。③写韩世忠的功业和遗憾,能比较委婉地勉励韩子师要子承父志,激发他的斗志。
【评分标准】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7.(1)白露横江水澹澹兮生烟
(2)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评分标准】6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8.A [解析]A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B 表示强调所说的事。C 表示事情或者状态发生、出现得晚。D 表示数量小、程度低等。
19.B
20.①没有了引号的打断,加强了语言的连贯性,增强了文本的流畅性和可读性。② 使“我”和油条老板的对话能更加融入到整体场景中,更能营造出美好和谐的氛围。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1.A.通俗易懂的“俗” B.图文并茂 C.与是否与时俱进(创新)有关
【评分标准】6 分。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22.①人们再次掀起连环画阅读热潮,②是因为它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③又借助了新的媒介形式。
【评分标准】4 分。每点 1 分,因果关系正确 1 分,意思对即可。
23.评分规则
(1)审题提示
材料来自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二,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要考证甄别、分析判断,进而自命立意、推陈出新;二是不这样做这些知识反而可能成为迷障和负累。
(2)写作提示
考生应紧扣“正确对待学到的众多学科的知识”展开思考和写作,分析不正确对待的后果,探讨正确的做法。“知识”的内涵可以指经验、成果、技术等。
(3)高分作文的必备条件
①符合审题提示和写作提示的要求;
②对材料内容认识准确,论证具有思辨性;
③内容较丰富,材料较新鲜;
④分析较深刻,语言较有文采。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